周良文:工作就是研究别人
周良文,广东北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,现年37岁,毕业于湖南教育学院外语专业,后在暨南大学攻读MBA,在多家欧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中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10几年,是华南地区较有影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之一。
作为一名“土生土长”的人力资源专家,周良文的职场经历可谓多姿多彩。从南下找工阴差阳错成为一家合资公司的人事部成员开始,周便与“人力资源”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已有12年人事工作经验的他,曾先后任职于广东番禺糖果有限公司、美国亨氏联合有限公司和佳都国际(集团)有限公司等六家不同企业,跨国公司、民营企业;传统行业、高新技术行业……他都干得游刃有余。
今年元月7日,周良文正式成为广东北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——这是他最近一次的工作变换。在与记者谈起自己的职场生涯时,周良文不乏自豪地说:“我每次都是‘换岗不换职’,因为我已把‘研究人’作为终身职业!”
南下广东:机会与胆识为自己开路
周良文的少年时代是在美丽的洞庭湖边度过的,在他那颗年轻的心里,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,用周自己的话说,就是“当初真的没想过会离开美丽的家乡”,然而,天生就有一股闯劲的周良文,最终还是选择了南下穗深来闯天下。
“我最初萌生‘南下打工’的念头,是受改革开放春风的影响,当时家乡已有一些朋友到广州、深圳来闯天下了,他们回去后带给了我许多新奇的见闻,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沿海开放城市的不同,觉得自己也该出来见见世面了!于是在1990年7月份的时候,我只身一人‘杀’到了广州。”
而那时候,周良文刚从湖南教育学院毕业不久,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。这次“出走”的决定,从此彻底改写了他的一生。
第一份工作:耐心与诚恳是制胜的法宝
对于第一次的求职经历,周良文印象深刻。他告诉记者,这次找工作的历程对他日后的职场生涯影响深远。那是一家1988年成立的西班牙合资公司,在番禺的厂房主要以生产泡泡糖为主。“当时这家公司正面向全国招聘大学生,我便抱着试试看的念头过来了,一心想应聘市场部的职位。”周良文回忆道,“由于我事先没有向对方投递简历,结果被保安以没有预约为由挡住了。”
但周良文并没有就此放弃,几天后,他再次收拾起自信并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简历,请门卫直接转交给人事经理。周良文说,“当时压力相当大。在通过部门经理的面试后,总经理马上要求我必须在当天晚上完成一份不少于10页纸的自传。”一夜的不眠不休,周用心完成了总经理的任务。接过他的自传,总经理并没有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答复,只是说了一句:“你回去等消息吧”。谁知这一等就是20几天,在这20几天里,周良文饱受煎熬,也曾想去其他公司应聘工作,但出于对自己的自信,他还是耐心的等了下来,结果,他等来了自己南下找工后的第一份工作。
后来,周良文在与总经理谈起自己当初凭什么能脱颖而出时,总经理坦率地告诉他:正是看中了他的那份耐心和诚实。其实这20几天的等待时间是公司特地用来考验应聘者的耐心的,结果真正能耐心等待的人并不多,而且周的真诚谈吐和认真完成的14页自传也留给了他很深刻的印象。
在与记者谈及第一份工作时,周良文不无自豪地说,“我一开始被安排进入人事部门工作时,并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,只感觉到像是个打杂的!当时我对电脑、粤语等一窍不通,但从第一天上班开始,我就主动跟经理的秘书学习电脑,跟扫地的阿姨学习粤语,结果我成了公司外地人学粤语学得最快的一个。”
而据了解,周良文当时所做的事基本上就是饭堂卫生、安排会议和工人筛选等杂务,但他毫不抱怨,而是以很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,把公司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井然有序。2年后,周良文以其踏实肯干和勤奋好学的表现被公司提升为部门主管,成了一名年轻的人事经理。
人力资源工作:把人作为“产品”来研究
在阴差阳错进入人力资源行业后,周在以后的多次变换工作中,都选择了“跳槽不换岗”。他曾到过深圳的港资企业,成为其在大陆工厂的人事经理,切实地为工人改善工作环境;也曾在跨国公司担任人事总监,成为整个企业人事部门的操盘手;还曾在国有企业担任人事经理,协助该企业完成走向国际化的进程。
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,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也有了质的提升。他认为,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事务性的工作,它还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。“我认为,HR要有市场营销的概念。因为这是企业的一个经营管理部,他应该根据企业的运作来调配,要纵观全公司的研究发展方面,从而成为推动公司前进的一个重要的部门和窗口。”
周良文形容目前各大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的素质情形是“主妇太多而厨师太少”,他认为,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的心脏地带,左右着企业的兴衰、生存和发展,因此,作为一名人事专家,除了应具备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以外,还必须懂得心理学、管理学、社会学和行为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。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胸怀要大,要能包容万物,要用战略的眼光规划好公司和员工的未来,要能扮演好公司“发动机”的角色。
周良文坦言自己是一个开朗、自信和很喜欢研究别人的人,他说正是他的这一点让他从此走向了人事管理的这条路。12年的职场生涯,周良文深有体会,他认为,一个好的领导应该清楚知道员工需要什么,然后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,唯有这样,领导才能得到员工的尊敬和信任,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公司的发展。他说,好的领导应该是站在幕后的,台前的一切功劳、利益和荣誉应该留给员工,这样,公司才会前进。
“一名好的上司就是要做到如何做好台后的工作,而把台前的工作和成就留给员工。”周良文最后这样对记者说。作为一个从业10余年的人事专家,周良文以其独特的性格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员工。
“他很会领导,也是个很好的领导。他为公司和员工指明了方向,但却把更多的荣誉和成就留给了员工,他是令人尊敬的。”周的员工这样对他评价,而这一句话,也许正是周良文的真实写照。
记者手记:他的人生就像在罗盘上不停地旋转
和周良文聊天是一件非常轻松、愉快的事情,因为他特别健谈,而且很会营造气氛,经常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妙句从他的嘴里迸出来,既幽默而又风趣,往往给人以很大的启发。
比如他的”人生就是罗盘”论。他说他的人生就好像是一个罗盘,里面包含了他的家庭、事业、朋友还有荣誉,他要尽力让这些得到尽可能的平衡。如果假如有一天罗盘针在对准这些标刻的时候长短不一,这个罗盘就将会出现问题,而他的人生也将会出现缺陷。他说他要追求一个完美的罗盘,为了这一结果,他每天必须要在这个罗盘上不停的旋转。
12年的职场生涯给了周良文很好的磨练,对人生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让他在职场中如鱼得水,才37岁的他如今正踌躇满志的大步跨向他的未来。